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开展科研诚信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厅字〔2018〕23号)精神,切实抓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不端治理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4〕2号)、《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实施细则》(教科信〔2024〕3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鲁教科字〔2019〕5号)等要求。根据《济宁学院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试行)》(济院政发[2022]39号)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我校学术成果管理制度,全面实施诚信承诺制,保障科研过程可追溯,促进科研活动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职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行为,防范学术不端,提高科研成果质量,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和学术氛围,学校决定建立学术期刊“预警清单”制度。

于5月15日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召开全体教工大会。在会上,孙文书记带领与会人员共同回顾去年查处的科研不端案件,强调科研不端的严重后果,引导教师们引以为戒,严以律己,并组织与会教职工开展科研诚信案例分享,共同学习身边的先进案例。副院长马小翠做主题为“学术成果登记备案”报告,带领教师共同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厅字〔2018〕23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不端治理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4〕2号)、《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实施细则》(教科信〔2024〕3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鲁教科字〔2019〕5号)、《济宁学院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试行)》(济院政发[2022]39号)等文件,讲解科研诚信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敦促建立健全学术成果管理制度,全面实施诚信承诺制,保障科研过程可追溯。

此次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和参与,通过讲座和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诚信意识和素质,增强了学院的科研诚信文化建设,为学院学术成果管理制度和诚信承诺制的实施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撰稿:王兴   摄影:闫卓敏    审核:孙文  责编:陈轶洋)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数学与大数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