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 (专业代码:071202)

发布时间:2025-03-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

(专业代码:071202

执笔人:陈 

负责人: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注重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具有良好的统计学和数学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软件使用方法,能熟练地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善于应用统计方法和技术分析解决经济社会方面的实际问题,能够在银行、证券、保险,工商,税务、学校、统计局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数据分析、统计调查、风险管理、数据挖掘、预测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统计类人才。

预期本专业学生在毕业5年左右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目标1 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在实践中自觉遵守统计职业道德和规范,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目标2 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良好的统计学素养,系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熟练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具备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掌握中英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现代信息技术。

目标3 具有在统计、数据分析领域内,借助统计学相关理论与计算机技术,较熟练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专业能力,为预测与决策提供支持。

目标4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能根据岗位工作需要,有

效开展项目合作;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目标5 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统计技能和统计专业软件,具有市场调查与研究、数据处理、分析、评估和预测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 品德修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并遵守统计职业道德和规范。

1.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和人文素养;

1.2理解并履行统计人员的社会责任,能够在经济、社会等实际问题中理解并遵守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 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统计

分析软件,有计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1 掌握与统计学有关的数学基础;

2.2 掌握统计学的理论与知识;

2.3 能够熟练运用统计分析软件,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如R语言、Python语言等统计程序。

3. 创新能力:能够基于统计学原理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利用理论分析、文献研究和

试验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统计问题进行研究,能够设计试验,抽取样本、并通过样本信息作出合理的统计推断。

3.1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3.2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3能够对实际问题结合统计学原理与方法作出统计推断,并能把推断结果、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相结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应用能力:具备利用文献,数学和统计学专业知识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准确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并获得有效结论。

4.1能够根据问题情境并结合文献研究,对社会和生活中统计问题进行识别;

4.2能够运用数学、统计学专业知识建立实际问题的统计模型,进行问题的表达;

4.3能够综合运用数学与统计学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统计问题进行抽样分析;

4.4了解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基于学科特点对实际问题做出统计分析。

5. 信息素养: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5.1了解和统计学相关的外语知识;

5.2能够运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进行抽样调查,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各种工具的应用范围以及局限性。

6. 沟通表达: 能够就工作生活中的统计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陈述发言等。

6.1能够规范地撰写统计分析报告,表达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和结果;

6.2能够准确描述经济与社会中的统计问题,与业界内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7. 团队合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具有多学科团队合作能力,能

够在合作过程中根据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7.1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能力,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分工与协作,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7.2了解多学科技术背景和技术特点,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角色,并能够按照需求承担相应任务。

8. 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8.1 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够流利地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

8.2 具备较强的学习观察能力,能够阅读统计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统计

领域的发展动态。

9. 持续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9.1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针对科学与技术问题主动查阅资料并进行学习;

9.2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不断学习和使用统计、经济、社会、信息技术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成果。


三、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标准学制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下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8年内修完规定课程,修满165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建设和认证标准开设的富有本专业特色、以本专业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回归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应用随机过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计算与应用软件等课程。

五、课程体系及学分学时结构比例一览表


六、教学计划进程表



七、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八、其他说明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数学与大数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