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 (专业代码:070101)

发布时间:2025-03-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

(专业代码:070101

执笔人:鹿道伟

负责人:申    



一、培养目标

专业面向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以及经济管理等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系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数学研究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强,拥有国际视野,能够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的发展预期目标:

目标1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人文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目标2能熟练应用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应用数学理论建立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3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计算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数学软件自主编程

目标4: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根据岗位工作需要,有效开展项目合作。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多学科团队和跨文化环境下工作。

目标5:具备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能够与时俱进,并通过不断学习来跟踪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和在相关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1. 品德修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和人文修养,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拥有健康的体魄。

1.1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2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意识,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学科知识:系统和完整地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数学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理解和翻译基本的英文专业文献。

2.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其它自然科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够将数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应用于相关科学技术领域

2.2 能阐述数学与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的联系;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3 能叙述数学的发展史以及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说明当代数学的最新进展。

3. 创新能力:具备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数学抽象思维,且应用数学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数学理论或工程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3.1 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3.2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技术创新能力和开发能力在分析和解决复杂数学或工程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分析或文献研究提出新的见解,具备创新意识。

4. 应用能力:具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能列举数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如计算机科学、经济金融等。

4.1 具备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够就实际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并综合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进行数学建模;

4.2 受到系统的数学训练,知识面广,能举例说明数学理论在国民经济和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发展。

5. 信息素养:能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媒体技术获取相关领域各种信息,包括国内外最新科学研究进展及成果。能够基于数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学或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程序、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1 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和渠道,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5.2 具备硬件操作技能如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等,软件使用技能如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文字处理、数据分析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信息化教学素养如信息意识、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选择和应用。

6. 沟通表达:掌握沟通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能通过积极交流、分享等方式就复杂学或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6.1 掌握沟通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围绕数学相关专业问题应用普通话流畅地进行口头和书面沟通;

6.2 能够通过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等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7. 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7.1 掌握高效的沟通机制,具备清晰地表达数学问题和方法的能力与倾听能力,并及时反馈团队意见;

7.2 具备团队组织与项目规划能力,在解决理论或工程数学问题时能够综合团队成员的意见,出合理决策。

8. 国际视野: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掌握多学科知识,包括国际关系、世界经济、文化传播等领域,更好地把握国际发展趋势。

8.1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够流利地阅读数学外文文献,并能进行数学外文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够跨文化沟通,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以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8.2 能够通过相关渠道关注国际学术前沿,了解数学各学科的国际研究动态。

9. 持续发展: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以适应发展的能力。

9.1 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通过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

9.2 具备适应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及时了解数学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


    三、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标准学制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下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8年内修完规定课程,修满165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课程设置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方法、数学建模。

五、课程体系及学分学时结构比例一览表


六、教学计划进程表



七、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八、其他说明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数学与大数据学院